随着监管政策的日渐趋严,银行存管被置于投资者选择平台时的判断条件之一,这也迫使平台也对存管更加重视。平台一方面为了迎合监管的政政策要求,一方面为了抵消投资人的投资顾虑,一些未上线存管的平台就会进行一些“弄虚作假”的小动作,进行虚假宣传伪造存管信息,并且手段颇有花样。
假花
平台谎称已进行资金银行存管,但具体的银行信息却没有披露出来,并以种种理由拒绝告知投资者时哪家银行。部分平台对投资者称因监管要求,禁止平台利用存管银行进行宣传。这样平台即可欺骗用户称已存管,又可避免利用银行名称进行诽谤的罪过。
烟花
部分平台仅是与银行方面签订了存管协议,而具体的存管进程还未知。签约协议后,还需要进行审核及技术对接,全部通过后才可正式上线存管,才能为用户建立存管账户,提供存管相关事宜。而仅仅签约协议,实则为平台偷换概念、以次充好的幌子。
莲花
此莲花并不是指那“濯清涟而不妖”,而是取莲字的同音字联,是指目前投资者比较关注的联合存管。
联合存管是“银行+第三方支付”模式,由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为平台提供服务。其中,存管银行提供网贷平台存管账户,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账户体系并担任资金结算等技术辅助。联合存管模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借贷机构对客户资金的直接触碰,但银行机构却无法切实有效地监督账户内的资金流转。
银行存管是避免平台造就资金池,以及卷款跑路有效的措施。监管政策下发的目的是为投资用户的投资资金提供监督机制,所以银行存管仅仅如字面意思,存管而已。存管不提供资金的保障措施,而是仅仅作为判断平台是否有长远运营的一种主观臆断。不论平台实力和运营状况如何,而是仅从合规层次上考虑,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具备了在网贷界内发展的基本条件。
上线存管的确可以为平台增加一定的背书,可是这种增信手段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平台自身的能力和安全胜过一切增信背书。上存管后跑路的平台数量上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也是投资者众所周知的了。
银行存管并不代表银行对平台及项目的真实性进行监管担保,所以投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在选择网贷平台时,除了基本的合规条件,仍要对平台进行全方面的考察,标的是否真实,信息是否透明,以及对平台的风控能力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