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监管对P2P行业出狠招,逾期与催收两大重点突破!

2018-03-29 10:41:10 璟祐律所

  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逾期、催收两大类监管机制迎来重大突破。

  3月27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启动全国首个《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贷后风险管理规范指引》编写工作。今后,上海的网贷行业将引入网络仲裁。如果借款人在P2P平台逾期不还款,平台或者出借人可以申请网络仲裁,最快7个工作日便可出具裁决书。

  3月2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出台《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明确了行业催收行为的正负面清单,填补了监管规范互金逾期催收行为的制度空白,具有突破性历史意义。

  以往,P2P平台比较常用的催收模式是通过短信或者电话进行自主催收,或者委托给民间催收公司进行上门催收,时常发生暴利催收事件。此前,上海发布的P2P备案168条整改指引中,严禁非法催收。选择网络仲裁,可以高效、合法地解决不良资产清收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这个是完全按照司法的途径来做的,先通过仲裁、再通过法院执行,应该说是一个完全合法的国家认可的途径,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处理小金额的案件,这也是拟补了法律服务上的空白。”法大大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法务官梅臻表示。

  一、逾期申请网络仲裁

  据介绍,网络仲裁流程即“申请人提交证据后,就可以实现网上的立案。立案完后,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线上选择仲裁员,选择一个庭审模式,最后经仲裁员庭审完之后,我们就会发送电子文档的裁判文书,仲裁机构做出的裁决书可以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通过网络仲裁受理网络案件共70079件,标的35.61亿余元,其中互联网金融案件占85%。”这是2017年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在网络仲裁领域交出的成绩单。广州仲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标的小、周期短、频率高、类型多的互联网金融案件,网络仲裁、智能仲裁将是互联网金融案件审理的大趋势。

  “普通仲裁需要1-3个月,法院平均6个月且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金钱成本。对接我们只需要5-7天就可拿到裁决结果;1000元标的的案件处理费用不到百元,裁决书效力等同法院的判决,无需线下出庭;目前我们每天处理案件最高逾数千件。”一位从事互联网仲裁服务的高管向网贷之家表示。

  此外也有报道称,从实际案例来看,很多借款人在仲裁的过程中会主动还款。“互联网仲裁的意义不仅仅在贷后,而是长久的合规经营和资金收益上。单是逾期用户因为仲裁的手段主动还款的数额,已经覆盖了互联网仲裁产生的成本,这从效果而言就已经非常有意义了。”

  二、《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出台

  3月2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互金协会”)在京举行《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下称《催收自律公约》)签署仪式。

  监管人士表示,《催收自律公约》的出台,填补了规范互联网金融债务催收行为的制度空白,是及时且必要的,将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形成有力支撑,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从互联网金融行业生态考虑,《催收自律公约》注重平衡债务人保护与债权人保护的关系,既约束了债务催收行为,规范了债务催收管理,又强调从业机构应主动配合各相关部门建立失信债务人信息公开、联合惩戒等制度,对债务人也有一定的约束。

  《催收自律公约》两大亮点:

  1、超出法律规定部分不得催收

  《催收自律公约》第五条明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对于以利息、违约金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债务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超出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得对超出部分进行催收。按照中国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将民间借贷利率的24%和36%这两条线划分了三个区域,即司法保护区、自然债务区和无效区。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2、对接央行征信

  《催收自律公约》第六条明确,从业机构应依法合规向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互金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报送债务逾期、违约及催收相关信息,防范多头借贷、过度借贷。从业机构应主动配合各相关部门建立失信债务人信息公开、联合惩戒等制度,使得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此外,互联网金融机构代表也在签署仪式上发言表示,《催收自律公约》的出台具有突破性历史意义,将有效引导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债务催收行为,今后将严格遵守公约规定,依法合规催收,为行业做出表率。

  业内透露,此前银监会要求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不过,由于涉及到机构改革,按时完成备案难度可能较大。